皮皮学,免费搜题
登录
logo - 刷刷题
搜题
【简答题】
理论案例 日、美钢铁业的竞争日本钢铁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 80 年代,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钢产量由 1950 年的 500 万吨,增至 1980 年的 15000 万吨。长期以来,美国的钢铁厂家一直以其高劳动生产率闻名于世,随着日本钢铁产业的崛起,美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过直到 60 年代中期,美国仍领先于日本。当时,美国钢铁企业每万人小时平均产钢 7 吨,而日本只有 5 吨,但是此后 10 年日本钢铁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为每万人小时产钢 9 吨,而美国只有 8 吨。钢铁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率,日本比美国 2 . 5 倍,但是每吨钢成本的工资含量日本为 45 美元,低于美国的 47 美元。美国的钢铁厂家从 60 年代初期就受到日本方面越来越大的威胁。日本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本国钢铁厂家的竞争能力胜过美国,日产钢铁源源不断地出口到美国,对美国钢铁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美国钢铁企业的压力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出面控制对日本钢铁的进口。日本钢铁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何处?有人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低工资优势。日本钢铁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 70 年代初一直拥有相对于美国的低工资优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日元暴跌,日本职工工资平均为美国的四分之一。日本钢铁企业充分认识到并利用这一优势,注意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了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二、二是在全球范围选择进口廉价原材料。日本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但在 70 年代初,能源危机之前,原材料价格便宜,日本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选择进口优质而价廉的矿石、煤炭、石油等原材料,并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海底仓库。以上两个原因是否充分解释了日本钢铁企业的崛起了呢? 70 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原有的一些优势实际已经丢失或减弱。从 1957 年到 1975 年,日本钢铁企业单位劳动时间的工资费用提高了 8 倍,而同时期美国仅提高了 2 倍,战后以廉价劳动力为武器而取得竞争优势的日本钢铁企业,原来的 “ 武器 ” 越来越不顶用了。为了维持日本钢铁企业的成长,只要有可以降低成本的机会,日本企业从来不放过。举例来说, 50 年代末,美国和日本均相继建成了一批容积为 2000 立方米的高炉。 10 年以后,日本相继建成了一大批容积超过 5000 立方米的超大型高炉,而美国新建的高炉没有一座超过 4000 立方米,且数量也不多。 1982 年,日本的高炉 600 超过 2000 立方米,而美国超过 2000 立方米的高炉不足 10 %。从 1951 年到 1970 年 20 年间,日本钢铁界建成了 12 个从炼铁到炼钢流水作业的钢铁厂,所建成的钢厂在当时均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美国在 1951 年后仅建成了两个从炼铁到炼钢流水作业的钢铁厂,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也小。美国新建的两家连续作业钢铁厂所生产的粗钢,仅占美国全年粗钢总产量的 5 %。而日本新建的 12 家连续作业钢铁厂所生产的粗钢,占日本全年粗钢总产量的 75 %以上。日本钢铁企业降低成本的再一个途径是尽可能地采用先进技术。如在生产工艺技术方面采用了纯氧顶吹技术、连续浇铸技术,在管理方面则广泛地应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这两方面的技术都带来了大量的成本节约。合理的生产布局是日本钢铁企业获得低成本优势的又一源泉。日本考虑到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的特点,厂址选择倾向于靠近海港,不少工厂在海港内,以降低运输成本。例如,日本钢管公司建设的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厂 —— 扇岛钢铁厂,即是建在人工造的小岛上。该小岛系从 1971 年开始填海而成。石油危机之前,日本炼钢投人的主要能源是石油。石油价格成倍上涨后,日本钢铁企业立即着手改变能源技术结构,用煤炭代替石油并与采用新技术实现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从 1974 年到 1980 年,日本国内所有钢铁企业,全部实现用煤炭代替石油。日本企业为此花费了大量投资,但同时却建成了生产能力 80 %的节能型连续浇铸系统。日本的炼钢能耗比国家都低。日本的钢铁企业在顺应环境的变化和不断提高企业和竞争能力方面,不愧作为日本和世界企业的典范。但是,由于全球性钢铁需求的下降,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加上兴起的发展中国家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日本的钢铁企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了严峻的挑战。为对此作出反应,日本的川崎制铁公司、于 1986 年 6 月设立了 “ 川崎技术研究 ” 部门,从事新事业开发。该部门的方针为 “ 制敌抢先 ” ,只要能抢在其他企业之前上市的商品,都可能成为开发对象。川崎公司时常利用进习、研修方式改变干部的观点,强化其应变能力,如 1984 年的研修论题就是: “ 世界钢铁业的兴衰与公司的应对之策 ” 。 用理论来分析日本钢企业是如何顺应环境的变化和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
手机使用
分享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
分享QQ
微信扫一扫
微信内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反馈
参考答案:
举一反三
【简答题】制造费用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 ( )
【判断题】液压缸按其作用方式不同, 可分为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两种。 单作用式液压缸中液压力只能使活塞(或柱塞)单方向运动, 反方向运动必须靠外力(如弹簧力或自重等)实现: 双作用式液压缸可由液压力实现两个方向的运动。
A.
正确
B.
错误
【多选题】下列事项中,不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的情形有( )。
A.
法律法规禁止公开披露的事项
B.
在极其罕见的情况下,沟通的某事项可能涉及某些 “敏感信息”,可能为被审计单位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C.
沟通的某事项可能涉及敏感信息
D.
公开披露某事项可能妨碍相关机构对某项违法行为的调查
【单选题】宪法的生命在于:
A.
修改
B.
指导
C.
解释
D.
实施
【单选题】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A.
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B.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转变
C.
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D.
进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判断题】根据课程内容,“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与俗语“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内涵相近。
A.
正确
B.
错误
【单选题】“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作为青少年应该 1努力学习宪法知识,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 2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3积极宣传宪法,维护宪法尊严 4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的行为 A.1234 B.234 C.134 D.124
A.
a
B.
b
C.
c
D.
d
【判断题】根据课程内容,“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与俗语“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内涵相近。
A.
正确
B.
错误
【多选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
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判断题】柱塞式液压缸大多数为单作用缸,其工作速度只与柱塞的直径和进入柱塞缸的流量有关。
A.
正确
B.
错误
相关题目:
参考解析:
知识点:
题目纠错 0
发布
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 刷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