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面案例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1959年9月26日,在松辽地区具有工业价值油流的第一口探井开始喷油,标志着大庆油田的诞生。当时,由于中国对于大庆油田的这些情况尚未在国内外公布,绝大多数中国人也不知道大庆油田到底在什么地方,而日本因为战略上的需要,极为重视中国石油的发展。当听说中国正开发大庆油田时,日本人始终不明底细,于是就把摸清大庆油田的详细情况作为情报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获得突破的是日本三菱重工财团的信息专家。1964年4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大庆精神大庆人》的报道。第二天,《人民日报》又专门撰文报道。三菱重工的专家们据此判断,中国的大庆确有其事,但他们还不清楚大庆的具体位置。在1966年7月的一期《中国画报》上,他们看到一张照片:大庆油田的“铁人”头戴大狗皮帽,身穿厚棉袄,顶着鹅毛大雪,手握钻机刹把,眺望远方,在他背景远处错落地矗立着星星点点的高大井架。唯有中国东北的北部寒冷地区,采油工人才需要戴这种大狗皮帽和穿厚棉袄,专家们由此断定:“大庆油田是在冬季为零下30度的北满,大致在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但具体位置仍然没有确定。同年10月,《人民中国》杂志刊登了石油工人的事迹。事迹中说,以为代表的中国工人阶级,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抢时间,争速度,不等马拉车拖,硬是用肩膀将几百吨采油设备扛到了工地。据此分析,他们认为,最早的钻井是在安达东北的北安附近,而且从钻井运输情况看,离火车站不会太远。在报道中还有这样一句话:一到,看到大片荒野时说:“好大的油海,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丢到太平洋去。” 于是日本人从伪满州旧地图上看到:是位于黑龙江海伦县东南的一个小村,在北安铁路上一个小车站东边十多公里处。就这样,日本人就彻底搞清楚了大庆油田的确切位置了:是大庆油田的北端,大庆油田可能是北起海伦的庆安,西南穿过哈尔滨市与齐齐哈尔市铁路的安达附近,南北达400公里的范围。 搞清了位置,日本人又对的报道进行分析。原是玉门油矿的1259钻井队队长,是1959年9月在北京参加国庆之后自愿去大庆的。从所站的钻台油井与他背后隐藏的油井之间的距离和密度断定,大庆油田在1959年以前就进行了勘探,并且大体上知道了油田的大致储量和产量。1964年,参加了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日本人认为,大庆油田不产油,肯定不会当选人大代表。因此,他们认为这时候大庆油田已经开始大量产油,但炼油规模又如何呢?1966年7月,在《中国画报》上发现了一张炼油厂反应塔的照片。根据反应塔上的扶手栏杆的粗细与反应塔的直径相比,得知反应塔的内径长为5米。加之《人民日报》刊登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他们进一步推算出大庆的炼油能力和规模、年产油量等内容。到此,他们就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大庆油田的各种情况,揭开了当时尚未公布的一些秘密。在对所获信息进行剖析和处理之后,根据中国当时的技术水准和能力及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三菱重工断定中国必定要大量引进采油以及炼油设备。三菱重工立即集中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全面设计出了适合中国大庆油田的设备,做好充分的夺标准备。不久,中国政府向国际市场寻求石油开采设备,三菱重工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符合中国所要求的设计、设备,一举中标,获取巨大的商业利益。西方石油工业大国因此目瞪口呆,惊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