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学,免费搜题
登录
logo - 刷刷题
搜题
【简答题】
音乐中的时代风格 音乐中的风格特征也是音乐美的重要内容。它往往通过各种形式美范畴的两极变化体现出来。比如:逻辑的与直观的,有秩序的与混沌的,内向的与外向的等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也主要体现在这些美学范畴的差别上。比如:古典主义音乐的展开脉络井井有条,非常清晰,前后的逻辑关系非常清楚。浪漫主义音乐的展开线索往往缺乏必然的逻辑性,想象力极为丰富以致经常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东西。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别是巴赫的赋格曲,可以说是欧洲音乐中“有秩序”的典范,古典主义音乐中的秩序也同样突出,浪漫派音乐则给秩序带来危机,并使它开始走向混沌。再比如:有些作曲家长于表现外在的音响形式,他们的音乐往往显得辉煌、精致、引人注目,比如门德尔松的主要作品;有些作曲家,比如勃拉姆斯善于表现内在的音乐含义,他们的音乐往往富有一种内力,音乐的外部表现并不十分吸引人,但内在的精神体现得相当深刻。当然,也存在内向与外向之间相适中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比如:肖邦就被人称之为“恰好得其中庸” [1] 的作曲家。 音乐中的风格体系通过多个方面体现出来,既有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时代风格,也有不同的地域与民族形成的民族风格,也有不同的作曲家和表演艺术家形成的个人风格等等。音乐风格往往通过特定的音乐形态体现出来,同时,其中又包含着某种文化特征和艺术个性。 时代风格是指某一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艺术风格,尽管它具有普遍性,但依然是发生在一定的区域之中。比如;浪漫主义风格,虽然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但它仅仅是发生在区域内的文化倾向;同一时期的亚洲,完全不可能有同类的文化潮流。 音乐的时代风格主要通过音乐的思维特征、结构特征和表现特征等方面体现出来,比如:巴洛克音乐风格、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和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等等。 一、欧洲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 巴洛克(Baroque)原指17-18世纪德国和奥地利装饰华丽的建筑风格。巴洛克艺术源于意大利,以绘画为代表,后来借用来描述17世纪至18世纪中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为代表的意大利和德奥的音乐风格。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复调思维,以及与复调思维有关的结构形态中。巴洛克音乐的速度平稳,在一个乐章之内往往只用一种速度,给人持续不断的感觉;而它的力度变化则采用阶梯式(Terraced dynamics)的对比,没有渐强和渐弱的渐进。 复调(polyphony)思维是巴洛克音乐的主要特点。所谓复调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同时进行,或者说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旋律组合在一起同时进行。复调思维运用对位法(counterpoint)作曲,通过模仿的手段把一个独立的声部附加在另一个声部之上,使声部之间各自独立而又紧密配合,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德国作曲家约翰 · 塞巴斯蒂安 · 巴赫(Bach,Johann Sebastian)是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创作的重要代表。他创作了大量合唱、管弦乐和钢琴的复调作品,其中的钢琴作品广为流传。他不仅为钢琴家创作了许多复调作品,如《平均律钢琴曲集》两卷和数十首前奏与赋格;同时也为钢琴初学者写作了15首二声部的创意15首三声部的创意曲,成为少年儿童学习钢琴的必练曲目。 巴洛克音乐由于内部结构建立在多声部的结合之中,声部和声部之间的对位和模仿造成音乐内部连环体的结构。当我们在聆听巴洛克音乐的时候,往往有一种一环套一环持续推进的感觉,也就是一个声部的主题结束的同时另一个声部的模仿对位同时出现,以此类推相互交错,形成一个持续不断的连环套,无法分割乐句,只有在乐段结束之时终止感。 德国作曲家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与巴赫齐名的另一位重要作曲家。亨德尔对巴洛克音乐的重要贡献是歌剧和清唱剧的创作,他创作了46部歌剧和32部清唱剧。此外,还创作了大量的室内乐和宗教合唱,以及两部管弦乐,分别是《水上音乐》和《焰火音乐》。 《水上音乐》 ,是一部管弦乐组曲,创作于 1717 年。是 亨德尔 的器乐作品中至今仍普遍为人喜爱的组曲之一。这部作品最二十首曲子组成,后来经英国 曼彻斯特 哈莱乐队的指挥哈蒂( Harty )爵士改编,成为六个乐章的组曲,分别为:快板、布莱舞曲、小步舞曲、号角舞曲(古代的三拍子舞曲)、行板、坚定的快板。我们可以从这六首乐曲中感受到 巴洛克音乐的持续性节奏,和音乐内部连环体的结构。 巴洛克音乐的节奏往往呈现为自由节奏和律动节奏两种形式,前者自由、松散,不入板,带有思索和遐想的意味;后者节奏鲜明,主题一环套一环,音乐不断往前推进,带有律动性和前进感。这两种节奏方式,在巴罗克时期通过两种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一种是前奏与赋格,主要体现在钢琴和器乐作品之中;另一种是咏叹调和宣叙调,主要体现在歌剧和声乐作品之中。前面提到的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创作的《前奏与赋格》就是这类钢琴曲范例。 维瓦尔第 小提琴协奏曲 《四季》是巴洛克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作品创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晚年出版的十二部协奏曲之第一至第四号,合称《四季》,这是该作曲家最著名的作品。《四季》分《春》、《夏》、《秋》、《冬》四部,每部各有三个乐章,其中以第一部《春》最为著名。《春》的音乐富有活力,轻快愉悦的旋律带给人温暖的春意和盎然的生机。《夏》的音乐显得松散,俨然是夏日的阳光带给人们烦恼的情绪和懒洋洋的疲乏。《秋》描写的是丰收季节,村名饮酒作乐、欢庆丰收的快乐景象。《冬》的音乐则有另一番情趣,展现出茫茫的雪景以及宽阔的冰河上人们戏谑的姿态;该部的第二乐章极为优美,曾被改编为管弦乐而广泛流传。 宗教合唱是巴洛克音乐的重要体裁,包括弥撒曲、清唱剧、受难乐等多种形式。弥撒天主教弥撒仪式所用的复调风格的声乐套曲。早期的弥撒曲无伴奏,巴洛克时期的弥撒曲采用管风琴或管弦乐队伴奏,并加入咏叹调、宣叙调和二重唱。该时期的弥撒曲以巴赫的《b小调弥撒》最为著名。清唱剧是一种以圣经为题材的声乐表现形式。它有剧情、有人物,但没有舞台表演,仅仅以音乐会的形式展现,其中包括咏叹调、宣叙调、合唱、重唱和乐队前奏或间奏。该时期最著名的清唱剧为亨德尔的《》。受难乐是以受难为特定题材的清唱剧,该时期最著名的清唱剧为巴赫的《约翰受难乐》和《马太受难乐》,它们 分别取材自《约翰福音书》和《马太福音书》,表现受难的故事。《马太受难乐》具有史诗般的气质,深沉延绵的合唱充满着真挚的感情;平静中的悲壮,深叹中的寄托。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巴赫的巅峰之作。《约翰受难乐》在感情表达上与《马太受难乐》正好相反,极其悲愤的表达和近乎狂暴;然而,它的终首众赞歌,表达了人类在生命终结的那一刻向上帝祈求差遣天使,将他的灵魂带入天堂,沐浴上帝的荣耀。 二、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 古典主义 ( Classical ) 音乐指18世纪中19世纪上半叶德奥风格的音乐。“古典”原指西方文明的两个伟大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之“经典的古代”。后来,经过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直至18世纪中叶庞贝古城的发掘才真正开始重新发现“古典”。古典经典所展示出来的简朴、宏伟、宁静、优雅和完美的秩序,以及与此相应的德国古典哲学之逻辑思维,正是古典主义音乐所追求的艺术风格。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代表,海顿、和是欧洲古典音乐的典范。古典音乐摆脱了巴洛克音乐的复调思维,以主调和声为创作思维的基础。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结构清晰,乐句和段落的划分明确,乐段之间有明确的终止式。欧洲音乐最重要的体裁和形式结构都在这一时期确立。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以及体现古典器乐结构最高形式的奏鸣都在这一时期确立。欧洲歌剧,也在古典主义时期趋向成熟,以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歌剧创作走向了欧洲歌剧发展的高峰。 交响乐( Symphony )是古典主义音乐最重要的体裁。 18 世纪上半叶那不勒斯乐派的代表人物 A •斯卡拉蒂创立了快—慢—快的器乐形式,为交响乐套曲奠定基础。 18 世纪中、下海姆乐派创立了四个乐章的套曲形式,被认为是交响乐的雏形;直到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海顿创立了现代意义上的交响乐,确立了四个乐章的古典交响乐形式,并且其中有一个乐章(通常是第一乐章)必须用奏鸣 [2] 写成。比如:海顿的《第 101 “时钟”交响乐》,第一乐章为奏鸣快板,第二乐章为变奏的慢板,第三乐章为三部的小步舞曲小快板,第四乐章为回旋的极快快板。由于该作品第二乐章始终贯穿一个象征时钟运走时的节奏,故称“时钟”交响乐。 除交响乐以外,协奏曲也是古典主义音乐的重要体裁。虽然协奏曲( Concerto )源于 16 世纪意大利,但现代意义上的协奏由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奠定的。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五部钢琴协奏曲、七部小提琴协奏曲、四部圆号协奏曲、三部长号协奏曲以及单簧管、双簧管和低音大管协奏曲。古典协奏曲通常包括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奏鸣快板,第二乐章多为复三部的抒情慢板,第三乐章通常为回旋或奏鸣的快板。比如:《 G 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这是 1775 年作曲家十九岁创作的五部协奏曲之一。该作品第一乐章为奏鸣快板,富有年轻人朝气和活力的主题贯穿全乐章;第二乐章是抒情的慢板,极为优美而略带忧伤意味。德国音乐评论家 A •曾评价这个乐章“仿佛是凭着神力创造出来似的” [3] 。第三乐章为回旋的快板,“充满着日耳曼或奥地利民歌的韵味”,它的结尾耐人寻味,是在“不知不觉”中静悄悄的结束。 [4] 古典主义时期,也是欧洲歌剧艺术的巅峰年代。以为代表的德国古典歌剧,成为世界歌剧史上的一座丰碑。之前的另一位德国歌剧作曲家格鲁克( 1714 — 1787 )曾创作四十歌剧,并积极投身歌剧改革,其歌剧改革思想集中体现在他晚期创作的代表作《奥菲欧与西》之中。的古典歌剧十分强调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除了剧中的音乐表现以外,他把歌剧序曲也写成独立的管弦乐序曲,成为后来各大交响乐团演奏的保留曲目。一生共创作二十二部歌剧,其中以《魔笛》最为著名。这是一部神话剧,讲的是埃及王子与夜后的女儿怕的爱情故事,音乐既有正歌剧的庄严和华丽,也有喜歌剧的明快和谐谑。美国音乐学家罗宾斯•如此评价道:“毫无疑问,《魔笛》已经成为了一生中在歌剧事业上最为成功的作品。这应该是这位作曲家新时代的起点。” [5] 遗憾的是,这个新时代随着的离世很快结束,《魔笛》也就成为古典歌剧里程碑式的作品。 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不仅体现出古典音乐的逻辑和力量,还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和无限的热情;同时,他还赋予音乐以大自然的清新和爱情的幻想。的音乐超越了古典音乐的格式,为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被称为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之间的一座桥梁。 三、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 浪漫主义( Romantic )是 19 世纪欧洲的文化运动,源于文学。浪漫主义运动源于德国文学,后延伸到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浪漫主义诗人摈弃古典主义的传统形式,他们崇尚奇异的、栩栩如生和富有激情的表达。浪漫主义艺术的重要特征是,强调强烈地表达感情的方式,无休止的渴望、对逝去的往事的哀悼、灵魂深处对事态的不满等等都是浪漫主义情绪的组成部分。浪漫主义艺术家十分强调自我和自我感情的表达,自传式的艺术表达也往往是浪漫主义艺术家所追求的艺术方式。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里希特称“浪漫主义是一种不受拘束和无穷无尽的美”。 浪漫主义音乐也同样富有个性化,表达自我感情的需要导致音乐表现上的特点十分鲜明。表现的抒情性、结构的自由性和音乐语言的民族性,以及强调艺术之间的融合而由此产生的标题音乐等等都给 19 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带来无限的生机。德国作曲家霍夫曼认为“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有浪漫主义的 —— 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真正的浪漫主义艺术,因为它的唯一主题就是无限物。音乐向人类揭示了未知的王国,在这个世界中,人类抛弃所有明确的感情,沉浸在无法表达的渴望之中。” [6] 浪漫主义运动主张艺术之间的融合,浪漫主义音乐家则倡导标题音乐,并由此产生交响诗和交响音画。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是交响诗的创立者,他一生创作了 13 首交响诗,大多取材于文学作品。 交响诗《塔索》是李斯特交响诗代表作之一。该作者为纪念歌德诞辰一百周年,为歌德的戏剧《塔索》上演所配的序曲。塔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一生悲惨,但却留下了不朽之作。李斯特创作这部序曲更多的灵感来自拜伦的诗篇《塔索的哀诉》。他在该曲的标题说明中提到:“ 1849 年我奉命为歌德的戏剧创作序曲时,我的灵感与其说是得之于这为德国诗人,还不如说得之于拜伦对那位伟人的深切同情,是他唤起了塔索的灵魂” [7] 。交响诗《塔索》的主题来自威尼斯船歌,李斯特曾这样回忆道:“慢悠悠的,似泣似诉,船工们唱的时候把某些音拖长了,从而赋予曲调以一种独特的色彩。拖腔唱的迂回哀怨,远远听来那韵味犹如一抹淡淡的斜阳映射在明镜般的水面上。” [8] 由于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的主观表现,音乐展开和结构规模自然需要服从作曲家自我表达的要求。因而,浪漫主义音乐的结构相比古典主义要自由得多,音乐的内部结构也往往因为表现的需要 而自由扩充。比如:肖邦《 g 小调叙事曲》是一首宏伟的钢琴史诗。根据一些肖邦学家推断,这部作品是受波兰爱国诗人密兹凯维奇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发而写的。华伦洛德是民族英雄,肖邦借今,通过对英雄的歌颂,来号召波兰人民为民族的独立而斗争。这部作品是用奏鸣写成的,但内部结构非常自由,的篇幅也比常规的奏鸣扩充许多。这一切都是出于作曲家主观表达的需要,音乐的结构规则被浪漫主义的热情、幻想和强烈的感情表达所代替,这是大多数浪漫主义作品的结构特点。 个人主观感情的强烈表现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特点。兹的标题交响乐《“幻想”交响乐》、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理查•斯特劳斯的交响诗《图斯特拉如是说》、马勒的《第二交响乐“复活”》都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强烈的情感表达 《“幻想”交响乐》体现出奇幻的、自传式的情感表达,《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悲剧性的感情宣泄依附于悲观主义哲学,《图斯特拉如是说》则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寻找自我的情感寄托。《交响乐“复活”》是在对生命的赞颂中倾诉心灵复苏的感情呼唤,正如末乐章的结尾中唱道:“展开我已为自己取得的翅膀,我将高高飞翔,心中感情激荡,把世人难见的光明寻觅!我将死去,为的是求得重生!你将复苏,我的心灵,复苏只在朝夕!” [1] 野村良雄:《音乐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第67页。 [2] 古典奏鸣通常有三个部分,分别是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呈示部包括主部和副部两个主要部分,他们由不同性质的主题,且不同调性的主体形成两个对立体,犹如一对矛盾的提出。展开部通过转调的各种展开的手法把呈示部对抗性的主题激化,再现部则通过主副部主题的调性统一实现矛盾的解决。 [3] 转引自《音乐欣赏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387 页。 [4] 参见爱•唐斯《管弦乐名曲解说》,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512 页。 [5] 罗宾•斯《的最后一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年版第 147 页。 [6] [7] 爱•唐斯《管弦乐名曲解说》(中),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89 页。 [8] 爱•唐斯《管弦乐名曲解说》(中),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89 页。
手机使用
分享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
分享QQ
微信扫一扫
微信内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反馈
参考答案:
举一反三
【判断题】给定二进制数00111000,若它位ASCII码时,它表示的十进制数为9.
A.
正确
B.
错误
【单选题】下面哪个菜不属于广东菜
A.
脆皮乳猪
B.
梁溪脆鳝
C.
东江盐焗鸡
D.
咕咾肉
【简答题】物质主义都是有害的吗
【多选题】以下哪些行为是在课程中禁止的
A.
讲食物带进教室或实训室
B.
将水杯放在实训平台上
C.
上课睡觉
D.
上课说话、交头接耳
【多选题】通过 “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的应交税金包括( )。
A.
城建税
B.
教育费附加
C.
所得税费用
D.
增值税
【多选题】以下哪些行为是在课程中禁止的
A.
将食物带进实训车间或实训教室
B.
不穿戴工服、工鞋或工帽
C.
上课睡觉
D.
上课说话、交头接耳
【简答题】改错题:下列有两处错误,把正确的语句写下来。 给定程序MODI1.C中函数 fun 的功能是: 将十进制m转换成k(2≤k≤9)进制数, 并按高位到低位顺序输出。 例如,若输入8和2,则应输出1000(即十进制数8转换成二进制表示是1000)。 请改正 fun 函数中的错误,使它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注意:不要改动 main 函数。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include #...
【多选题】耐力性运动中,评定运动强度的客观指标有( )
A.
心率
B.
吸氧量
C.
MET
D.
RPE
【多选题】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现在,就是在西方国家有些政治家和有识之士对享乐主义泛滥、思想堕落、精神颓废之类的‘西方社会病’也深感忧虑”。由此可见( )
A.
我国人民和西方国家人民都需要健康的精神生活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战斗目标。
C.
享乐主义是享受性消费,因此是错误和有害的。
D.
居民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判断题】孔子会演奏古琴。
A.
正确
B.
错误
相关题目:
参考解析:
知识点:
题目纠错 0
发布
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 刷刷题